服务咨询电话:

0734-8853689

好博体育董明珠VS方洪波13年拉锯战后美的狂甩格力2000亿

发布时间:2025-08-03 20:37:48 人气:

  2012年8月,刘强东发布微博挑起了大家电价格战,国美、苏宁、天猫等迎战京东,几方平台下场掰手腕。

  也就是在这一年,方洪波、董明珠分别接班美的和格力,两大家电龙头正式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。

  在随后13年时间里,中国楼市先扬后抑,走出了一道抛物线,家电行业随之坐上过山车。在方洪波和董明珠带领下,美的和格力也开启了不同的命运漂流。

  期间,董明珠成了炙手可热的“网红型”企业家,成功将自己与格力牢牢绑定。而方洪波恰恰相反,他依旧内敛,将自己定位成美的的过客。

  今年5月,一向低调的方洪波罕见接受了媒体深度专访,正面回答了诸多核心问题。而就在一个月前,好博体育官方71岁的董明珠再次当选格力新一届董事长,开启执掌格力的第五个任期。

  有趣的是,在不久的两至三年后,两人都将先后脚任期届满。两人带领下的美的和格力在至今13年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,自然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
  在古代,习惯于将十三岁左右的少女称为豆蔻年华,寓意为经过13年成长,正式进入人生的“黄金年龄”。

  按此类比,方洪波带领美的爬坡13年,营收涨4倍、净利润翻10倍,美的一跃成为“家电一哥”,似乎正值金色年华。

  然而,董明珠带领下的格力却增长乏力、略显疲态,典型体现就是行业地位的滑落。2023年8月,格力落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。如果也以此为基准,好博体育官方那么格力更像是迟暮英雄,仿佛已是桑榆暮景。

  大约在7年前,董明珠在央视财经《交易时间》中曾表示:“如果一定拿美的跟格力比,我觉得两家企业不是一个等级,我们在空调领域是绝对的老大,谁都不能撼动。”

  草蛇灰线,伏脉千里。从业绩、核心产品两大维度分析,美的和格力的发展潜力,早在13年前就已注定。

  先来看营收。2012年,格力当年营收约1001.10亿元,同期美的总营收约1025.98亿元,在体量上两者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。

  与营收相比,净利润更能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。2012年,格力净利润约73.8亿元,而同期美的净利润约32.59亿元。数据很明显,彼时格力的盈利能力远超美的,年利润是美的的两倍以上。

  再来看产品竞争力。2012年前后,格力拳头产品空调的市场占有率超越LG、三菱、夏普等品牌,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。比如变频空调,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,格力变频空调累计销量达到1266.40万台,市占率高达40.63%,成为2012年销售量、销售额“双科”冠军。

  而据美的年度报告披露,2012年,美的空调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9.7%,位居市场第二。

  也可以说,在2012年,格力手握空调这张王牌足以笑傲全球。但遗憾的是,尽管开局拿到一张王炸,但董明珠并未打好这张牌,格力也走上了高开低走的路子。

  在随后的13年间,董明珠执掌的格力不断探索多元化业务,造手机、砸汽车、搞直播、进军预制菜等等,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好博体育官方外表热热闹闹,但“里子”业绩却“萎缩发育”,其涨幅难言如意。

  2024年,格力实现营业总收入1900.38亿元,净利润321.85亿元。与2012年对比,董明珠执掌格力13年后,格力营收增长89.83%,净利润增长336.11%。

  单看数据的确实现了不小的进步,但正所谓“货比货得仍”,若与美的对比来看,格力的涨幅就显得相形见绌。

  美的掌门人方洪波不似董明珠般高调,很少出现在媒体视野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美的的企业风格。执掌美的期间,方洪波带领美的在高端化和国际化上持续发力,业绩增长异常亮眼。

  2024年,美的营收突破4091亿元元,净利润达到385亿元。与2012年对比,美的营收涨幅298.74%,净利润涨幅高达1081.34%。数据是有力佐证,无论是整体体量,亦或是盈利能力以及增速,格力都远不及美的。

  有网友对比美的和格力的变化之后评论称,“13年间,董明珠领导的格力,也就赚了个通货膨胀的钱。”

  从营销角度看,董明珠无疑比方洪波更成功,凭借与雷军掐架时“我跟你赌10个亿”的豪言,董明珠很早就摸到了营销的窍门,后来高调下场直播带货,又放言要培养应届大学生成为接班人等等,这些极具张力的话题让董明珠一直活跃在热搜榜上,强大的个人IP为格力节省了数亿广告费。

  但很可惜,格力的业务并未像本人一样如日中天,反而从市场老大的宝座上一步步滑落。当然,其中纵然有行业因素,但究其根本还是因“一只腿走路”的业务结构缺陷。

  空调始终是格力的命脉,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。2012年,格力空调营收约888.86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88.78%,其次为小家电产品,同期营收为14.53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仅1.45%。

  很明显,格力的业务布局相对单一,其业绩波动高度依赖空调。换句话说,空调的走势将直接决定着格力的命运。

  空调是与楼市强相关的耐用型大家电,换新属性较低,通常会在新房装修时换新或增添,受楼市影响较大。比如在2016年,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大幅增长约22%,直接带动2017年空调出货量涨超60%。

  但近五年来,楼市进入深度调整期,好博体育官方空调行业也随之遭受重创。奥维云网(AVC)PSI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家用空调总销量18977万台,同比增长20.9%。

  看似增长并不算差,但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,其中仅出口就达到了9326万台,同比增长40.4%,国内销量为9652万台,仅同比增长6.6%。很明显,眼下的空调行业,基本要靠出海拉动,国内市场的驱动作用已微乎其微。

  对于大家电玩家来说,出海早已成为不二选择。然而尴尬的是,格力在出海国际化上难言成功。2012年,格力国内营收754.58亿元,国外营收157.90亿元,彼时国内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75.38%。

  而经过13年发展,到了2024年,格力外销虽然已达到282.03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至14.91%,但内销依然是大头,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74.81%。

  这组数据表明,格力的核心战场仍以国内为主,然而国内空调市场早已是红海竞争,这就意味着格力不得不面临一轮又一轮残酷的价格战。

  经过持续调整,包括大家电业务在内,2024年美的国内营收为2381.15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58.48%,海外营收为1690.34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达41.52%。

  可以明显看到,美的国内外营收差逐渐缩小。这就意味着,美的拥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基础,足以对冲国内竞争的风险。

  除了在出海上的落后以外,在多元化布局上,格力进行了大量探索,这一点值得称道。但从业绩维度看,可能也无法称得上成功。

  在2024年报表中,格力将主营业务划分为消费电器、工业制品及绿色能源、智能装备三大板块。其中,多元化探索涵盖传统家电领域的压缩机、电机、电线电缆、电容器,好博体育官方以及半导体、再生资源、精密模具和以数控机床、工业机器人、自动化为主的智能装备等等。

  如果梳理格力的多元化业务布局时间线,可以清晰看到,什么赛道火就做什么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概括成格力的多元化业务特点。2024年,格力以空调为主的“消费电器”业务营收约1485.60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依然高达78.54%。

  不过,尽管外界对格力多元化尝试存在诸多争议,但董明珠在2023年两会前夕却表示:“我认为(格力)已经转型成功,实现了从单一空调到全品类家电的转型。”

  相比之下,美的同样进行了诸多多元化探索,虽然美的营收主要也来自于以大家电为主的智能家居业务,但其ToB业务增长迅速,业务布局更加均衡。2024年,美的“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”业务贡献了1044.96亿元,在总体营收中占比已达到25.67%。

  这种业务布局的优势是,能有效降低对单一产品或业务的依赖程度,其业绩更“抗打”,受单品和周期影响波动更小。

  综合来看,格力的业绩表现不如美的,固然有消费需求疲软、行业价格战等宏观因素,但主要原因还在于自身,在国际化、多元化两大方向上均表现乏力,尤其是多元化业务不振,叠加长期仰赖的拳头产品空调也已宝座易主,而渠道改革仍未对业绩形成有效支撑,共同造成了如今的落后。

  然而,在2023年落榜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时,董明珠却表示,“有什么好难过的?一点都不难过,看到企业这么健康好开心,总比爆雷的世界500强好。世界500强有何意义?只看销售收入。企业好不好,自己心里有数,有没有病,自己知道。”

  从1990年进入格力成为一名业务经理,董明珠在家电行业已摸爬滚打30多年,她曾将格力空调扶上全国第一的宝座,将格力打造成了世界名牌。但也在近几年的大变革中逐渐掉队,颇有后劲不足的意味。

  而另一位主角方洪波,虽不似董明珠一样频繁站在聚光灯下,但凭借拳拳到肉的格斗术,在与格力的竞争中后发制人,成功全面反超格力,将格力从“空调一哥”宝座上拉下马。

  美的2024年财报显示,美的家用空调线%、线%,成为空调行业“双料”冠军。

  此外,在“数一”战略下,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,美的还在干衣机、台式泛微波、台式电烤箱、电磁炉、电暖器、电风扇、电热水壶、空气炸锅等8个品类,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稳居行业第一。

  业内偏爱将美的和格力放在一起对比,对这对CP有一个略显中肯的评价:“如果格力是一艘航母,那么美的就是一支航母战斗群”,显然,美的拥有更多的“作战舰艇”,炮火更加猛烈。

  但现在问题是,除了美的和格力在竞争,行业又涌进来一位“鲨鱼”——小米。从2019年成立大家电事业部以来,小米在空调等家电市场势如破竹,到2024年已成为行业第四,明显是在虎口夺食。

  家电行业已是非常成熟的市场,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价格战,随着国内市场增长见顶,行业进入存量竞争,“推高卖精”将逐渐取代薄利多销,向海外要市场会成为重要方向,多元化将成为能否“抗跌”的关键。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905181235

微信咨询
好博(中国)体育
返回顶部